佛教各种经书的作用(54条)

2024-05-02 22:36  10阅读

1、能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并能以四无量心利益众生。

2、五答:佛言:“须菩提!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”

3、《妙法莲华经》:《妙法莲华经》关键词就是“妙法莲华”这四个字。“妙法”指的是一乘法、不二法。“莲华”是作比喻,形象地讲“妙”在什么地方,他的殊胜处,第一是花果同时;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;第三是内敛不露。

4、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可以求得延寿。

5、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,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、刻版印刷大藏经、石刻大藏经等等。

6、六问:须菩提白佛言;“世尊!云何菩萨不受福德?”

7、二答:“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。”

8、光相:人们常常在佛、菩萨造像上看到一轮圆环形的美丽光环,这就是光相。它象征着佛、菩萨的智慧之光。据说这种神秘的光明可以遍照二切而无所障碍。光相――般分为头光和身光两种。头光是发自眉间的白毫光,头顶周围所发的圆光;而身兜则是全身周围放出的毫光。

9、一答: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”

10、大悲咒可以产生心灵能量。这个是原始能量,先念大悲咒再念其他小咒,可以更好的发挥功效。多念大悲咒可以使身体健康,远离疾病。

11、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,不受十五种恶死也。其恶死者。

12、礼佛大忏悔文用以忏悔我们过去做错的事情,前世的错事同样可以忏悔。

13、能摧伏并寂灭一切五毒烦恼的分别念。

14、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,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,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,我誓不成正觉,生少疑心者,必不果遂也。

15、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,千佛出世不通忏悔,纵忏亦不除灭,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。

16、一向记,对问题予以肯定的回答而不踌躇。例如对于人最终会不会死的问题,给以明确的回答,说人一定会死;2.分别记,如果一个问题中含有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,对于不同的问题,采取不同的回答;3.反诘记,对问题不做正面或反面的回答,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;4.舍置记,对一些与‘修行无关的问题置之不理、保持沉默。

17、二问: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颇有众生,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不?”

18、可以回遮并寂灭世间邪魔之损害。

19、念珠: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持咒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之一,今 已昔遭成为佛教徒表示身份的标志。念珠因其颗粒数目不同,其意义也有所不同。如108颗念珠,即象征108种烦恼。一般信徒只用寸八颗手珠,称罗汉珠。

20、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,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、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。

21、三答:“是经名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,以是名字,汝当奉持。”

22、塔:原为安置佛菩萨、祖师、高僧遗骨,作为供奉礼拜之用的一种坟墓建筑。,现在成了象征佛教的一种建筑物。究其根源,塔的建筑可以溯至佛陀。,传说佛陀涅檠后,他的须、发、舍利子等均由国王大臣收取,开建塔供奉。据佛经记载,建造塔有三层意思,一表人胜;二为起信;三为报恩。并为后世佛教徒沿用。建造各种各样的塔,以珍藏大德高僧生身舍利或经卷等。久而久之,塔式建筑就成了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了。

23、法轮: 可以译作正法之轮。轮是佛教词汇,在藏传佛教中又称金轮。在古印度,“轮”既是一种农具,也是一种兵器,佛教借用“轮”来比喻佛法无边,具有摧邪显正的作用。谓佛说法,圆通无碍,运转不息,能摧破众生的烦恼。佛教语。谓佛说法,圆通无碍,运转不息,能摧破众生的烦恼。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初,三度宣讲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四谛。

24、发愿部分,发愿前往极乐世界:

25、佛成道日: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佛成道之日。又称成道会、成道节、腊八。我国佛教徒为纪念佛陀成道事,乃于此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,称腊八粥。为了纪念佛祖,每年腊月初八寺院里就会施舍粥。所以也叫福慧粥。

26、经书1、《金刚经》:“金刚”(vájra)有两种意义:闪电:具有极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;钻石:世界上最坚硬、最珍贵、最受人青睐的宝贝。佛教运用“金刚”来形容教法的坚固和能够......

27、莲花:莲花是佛教典型的象征物。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晶质,有香、净、柔软、可爱的四德,故佛教常以莲花来比喻法界的清净。又莲花妙香广布,令见闻者喜悦、吉详,:故,诸佛、菩萨大多以莲花为座。如西方极乐世界之王阿弥陀佛,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都坐在宝莲花上;佛教密宗中,以莲花比喻人的肉团心,表示众生本来具足之心莲。经常观想莲花可使人清净光明,所以莲花历来受到佛教徒们的珍视。

28、观音灵感真言可以帮助我们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相联系。

29、试验故问,为了考验老师或长者而发问;

30、能获得诸佛菩萨身语意功德事业无尽庄严轮之一切加持与悉地。

31、能清净一切十不善业、五无间罪等以身语意三门所造之业障及习气。

32、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(简称《心经》)

33、欲生何等佛土,随愿皆得往生。

34、六答:“须菩提!菩萨所受福德,不应贪着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”

35、《阿弥陀经》、7.《无量寿经》、8.《观无量寿经》

36、《佛说阿弥陀经》:阿弥陀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,无问自说的一部经典,从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入手,再而广修福慧善根,得证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。使众生得到无上功德。阿弥陀经的大义有三点,一是说明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。目的是要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,二是介绍往生的方法,三是对众佛的称赞。

37、能清净恢复所违犯的秘密乘之根本与支分誓言。

38、论是对经、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。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,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。

39、佛诞辰日:释迦牟尼佛在农历四月八日诞生,故称此日为佛诞。又称浴佛节、灌佛会、龙华会、华严会等。自古以来,在当天佛教庙宇都举行一连串盛大的浴佛仪式、庆祝活动,祈求佛祖福泽社会,消弭灾难,以及礼请法师开坛说法,说教论道。

40、获得内外五大种清净后,又能获得暂时五部空行的加持与悉地,究竟清净五佛母之自性而成就佛果。

41、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,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乱。

42、诵持大悲神咒者,得十五种善生者。

43、起信部分,介绍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情境:

44、一本书之所以可以称之为“经”,那是很了不起的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代典籍中,能称之为“经”是非常难得的。佛经是一门解读人生和指导人生最好的教材,于人的行为与人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。

45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(简称《华严经》)

46、能自然而然地获得秘密金刚乘甚深之成熟灌顶,完全成熟自相续。

47、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:又称《地藏本愿经》、《地藏本行经》、《地藏本誓力经》。收于《大正藏》第十三册。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(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),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。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「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正菩提」的宏大誓愿,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,如婆罗门女、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。

48、能积集大乘菩提心之一切功德,能于自相续生起并增上菩提心宝。

49、疑惑故问,见到问题有所疑惑而发问;

50、药师灌顶真言可以求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医好身上的疾病。

51、立行部分,怎样才能到达极乐世界:

52、五问:尔时,惠命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颇有众生,于未来世,闻说是法,生信心不?”

53、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,可以分为汉文大藏经、蒙文大藏经、藏文大藏经、日文大藏经、巴利文大藏经等。但现存佛教大藏经中比较成系统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大类,即巴利文大藏经、汉文大藏经、藏文大藏经。

54、轻触故问,突然想起,随便提问;